返回挑衅  乔家小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楚谣从床上醒来时,饿的头昏眼花。

她在楚箫身体里是吃饱了,自个儿的身体却昏迷一整天,浑浑噩噩的。

先在床上躺了一会儿,敛了敛精神,她才下了床。对着铜镜理了理乱发,尔后一瘸一拐走出房间。

“小姐!”不只门外左右各两个,连院子四角也都站着家仆。

“去前院问问我父亲回来了没有。”楚谣心里惦记着哥哥,但此事应该尚未传到家里来,她询问毫无意义。

去了一个家仆,回来时带着侍女春桃,端着一碗温香软蠕的米粥。

“老爷还没回来呢。”春桃将米粥放在桌上,“小姐您睡了一天,先吃些粥暖暖胃吧。”

楚谣因为和楚箫之间的特殊感应,没有太过贴身的侍女,春桃算是与她最亲近的。

坐在桌子前,楚谣拿着汤匙却毫无胃口,垂眼想事情。

春桃习以为常,不劝不多话,安静站在一旁,等粥冷了换上新的。直到换了三回,终于有家仆来报:“小姐,老爷回来了,舅老爷也一起来了,去了老爷书房。”

“铛”,楚谣丢了汤匙:“我过去。”

春桃搀扶着她走出房门,代步的简易椅轿已在院中候着。

楚谣被两个家仆抬着出了院子,在椅轿上轻轻揉着膝盖,每次从哥哥身体里回来,她才会真切感受到自己是个没用的残废。

半刻钟后,椅轿落在楚尚书的书房外。

楚修宁听见家仆请安的动静,主动打开了门,表情凝重:“阿谣,进来。”

楚谣走了进去,见到谢从琰在里面坐着,已经脱去戎装,换了身暗色常服,少了几分为威凛,添了几分稳重:“小舅舅。”

谢从琰点点头,没有说话。

楚谣去他身边坐下,看向楚修宁:“爹,我一直心神不宁,哥哥是不是出事了?”

谢从琰拢了拢眉:“谣谣,你先前不是说,你与阿箫之间的双生感应没有了么?”

楚谣回道:“先前寺庙遇袭,又回来了。”

知道她可以附身楚箫的不多,但双生感应这事儿,并不是个秘密。

楚修宁归家听闻女儿睡了一整天,心里早已有了数,当着谢从琰的面不好说,简要提了提楚箫今天的遭遇。

前头是楚谣的亲身经历,她听的心急,后头大理寺的问询,又听的她心惊,颤声道:“哥哥真被大理寺收监了?”

楚修宁叹气:“一应证据环环相扣,全都指向了他,没办法。”

“这明摆着就是刻意诬陷。”楚谣气恼,“谁会那么蠢,留下书信作为证据?”

“能洗的干净,才叫诬陷。”楚修宁捏着眉心,“除了永宁伯家,没人会在意真相。”

“那爹认为,对方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陷害哥哥,还是谋害世子?”

“世子有什么好谋害的?永平伯在朝中早就没有势力了,说到底还是冲着我来的,冲着太子来的。”

“会不会是袁首辅?”

“应该不是。”谢从琰开了口,“若是袁家一派刻意陷害,以他们的手腕,不会将事情压了四年都不吭声。”

“恩,我也是这样想的,我树敌众多,许多人都有可能。”楚修宁思索了会儿,看向谢从琰,“阿琰,我正要问你,为何要去向圣上请旨?此案交由锦衣卫去查,比落在大理寺手里好,毕竟大理寺多半是袁首辅的人。”

此事楚谣也很疑惑,询问的目光投向谢从琰。

“我信不过寇凛。三司会审,起码摆在明面上,谁都能看得到,有人想从中作梗并不容易。可锦衣卫办案,我们就只能听个结果。”

谢从琰垂着眼睑,“姐夫,你有没有想过,此次东宫失窃,我们腹背受敌,寇凛从中获利最多,万一他为了复职,早已和袁首辅暗中勾结上了,准备联手对付我们,扳倒太子……”

楚尚书皱眉,他不是没想过,只是觉得可能性不大。

楚谣默默听着,认为完全没可能,寇凛从姜行手里救下她的那夜,先不说是不是从蜀地赶回来的,绝对是在披星戴月连夜赶路,可见圣上召他回京复职,亦在他的预料之外。

但她对朝政斗争没有经验,不敢妄言。

“姐夫,寇凛派了暗卫调查我。”谢从琰淡淡道,“不知想做什么。”

“锦衣卫在调查你?”楚修宁微惊。

谢从琰“恩”了一声。

楚修宁沉吟:“你的顾虑有道理,寇凛这贼子奸诈多端,与他合作的确战战兢兢,不如撇干净了,不然指不定哪天就被咬了一嘴毛。”

正说着话,门外报:“老爷,刘大人王大人他们来了。”

“阿谣你先走。”楚修宁指了指书房后门,他还要和门生商讨一下,准备应对明日袁党一派对他“子不教父子过”的攻讦,想想就头疼。

“爹您保重身体。”

楚谣起身之时,谢从琰也跟着站了起来,楚修宁知道他不喜欢和文臣打交道,也就没拦。

刚出了门,楚谣脚下发软,摇晃着便是一个趔趄,被谢从琰从身后扶住腰肩,勉强稳住了。

“脸色怎么这么差?”待她站稳后,谢从琰立刻收回手,负在身后。

“我今日困倦,睡了一整日,不曾进食。”楚谣沿着回廊慢慢走,想去不远处的花厅坐一会儿,稍后她爹忙完了,她还有事情要问。

路上远远听见有小孩子轻微的嬉笑声,她望过去,瞧见两个七八岁的小姑娘正在假山下跳舞嬉戏。

她恍惚想起自己在她们这个年纪时,似乎也曾迷上过习舞。学了新舞,时常拉着哥哥跳给他看,哥哥一边斗蛐蛐一边敷衍着拍巴掌赞美她。

她觉着无聊,便找上小舅舅。小舅舅总是很认真看完,然后再拍巴掌赞美她。哄得她极是开心,还曾说过往后只跳给小舅舅一个人看这种孩子气的话。

从前太过遥远,楚谣也没深想,走进花厅里。

谢从琰跟在她身后,在门口停住脚步,吩咐路过的侍女去找春桃,端些吃食过来。

“等等。”他朝假山方向一指,“那两个是谁家的孩子。”

侍女眺望过去:“是厨房赵大娘和……”

谢从琰不等她说完:“告诉杨总管,连着家人一起撵出府去。”

他表情淡淡,语气也不重,侍女却一连打了几个寒颤:“是,舅老爷,奴婢这就去。”

……

不一会儿,春桃又将温热的米粥端了上来。楚谣心中烦闷,嘴里寡淡的很,碰也没碰一下,问谢从琰:“小舅舅……”

谢从琰将碗里的汤匙拿起来:“虚弱的拎不动勺子?需不需要我喂你?”

楚谣尴尬着接过汤匙,勉强吃了口粥,再问:“三司会审的日子确定了么?”

谢从琰摇头:“没那么快。”

楚谣:“那些人证……”

谢从琰:“乖乖吃粥,吃一口许你问一个问题。”

楚谣苦着脸,一连吃了好几勺子。

谢从琰见她委屈的样子,唇线微微上提:“凶犯的家人,已被永安伯秘密控制起来了,如今就藏在京城里。还有那位提供证言的‘同窗’,大理寺不肯告知是谁。”

楚谣想不通了:“既然永平伯掌握了充足的证据,为何不上告,而是选择直接刺杀哥哥?”

“因为他心里清楚,即使拥有的证据再充足,他也未必会赢。”谢从琰语气冷冽,“即使让他赢了,即使阿箫当真买凶杀人,也不会被判死刑,最多流放,在关外逍遥几年,待太子登基,以太子与阿箫的交情,随便找个赦免的理由,阿箫就回来了。”

楚谣微动了动唇,竟无言以对。

谢从琰又轻慢的补充一句:“人命?真相?刑律?在权力面前,根本一钱不值。”

楚谣听罢心情复杂,不再问了,闷头喝光了粥。

刚放下勺子,谢从琰已将帕子递了过来。楚谣接过手中,春桃进来道:“舅老爷,小姐,锦衣卫那位段大人又带人来了。”

寻常府邸若有锦衣卫上门,第一反应都是抄家抓人。

楚谣的第一反应却是:段小江今日拿下刺客,救了哥哥的命,又上门收钱来了吧!

“不过段大人并没有逗留,只留下两个木匣,说是锦衣卫寇指挥使送来给小姐的。”

“寇大人送东西给我?”楚谣重复一遍,想确认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拿进来。”

“是。”

不一会儿,家仆将一大一小两个木匣拿进厅里来。

楚谣扶桌起身,先打开小些的匣子,里头是些金灿灿的小元宝,瞧着有三百两左右。元宝里夹着张纸条,打开一瞧,写着“物归原主”四个字。

这一毛不拔的铁公鸡,竟将讹诈的钱又退回来了?

楚谣真想看看太阳是不是打西边出来了。

她再掀开另一个大盒子,眼睛顿时睁大了来,竟是满盒子的发钗臂钏金步摇,皆是上上品的成色,价值怕是远远超过那三百两金子。

寇凛这是抄了首饰铺子?

在这些首饰中,也混了张字条——“有美人兮,月下相逢,一见倾心,寤寐思之。”

什么意思?

楚谣完全猜不透寇凛这是唱的哪一出。

一见倾心?所以来尚书府讹钱?

寤寐思之?他怕是连她长什么模样都忘记了吧?

楚谣只顾着思忖寇凛的意图,没有注意到身后谢从琰那张冷白的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