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4章 再次抽奖  八月风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江远打开盒子看了一眼四瓶蓝瓶的神经重生药剂,然后又合上铝盒收回道具栏。

还是先解锁要紧。

江远点击了下‘人脑思维表现方式详解’。

“解锁‘人脑思维表现方式详解’需要20积分,是否确定解锁。”

“确定解锁。”

......

......

几天后,当深思集团开始扩大招聘意念控制相关人员的规模,甚至准备收购一家早就进入意念控制领域的公司时,市场再次躁动起来。

大家终于确认,江远真的在研究意念控制技术!

其中最兴奋的gta玩家,可以用意念控制的特雷弗,啧啧,某些场景想想都很有诱惑力啊!

一直在关注江远的库克立即变得非常紧张。

他专门抽空亲自拜访了美国最知名的脑机接口专家,mit的皮尔斯教授,花了5万美元的高额咨询费用后,这才得到让他稍微放心的结论:

脑科学理论缺失太多,江远几乎不可能成功。

就算考虑到他之前不可思议的突破,皮尔斯教授认为,江远最多把现有的记录从每分钟9个字符提高到20个字符,这在学术上自然是伟大突破,但在消费级市场上依然没有任何实用价值。

送走了库克,皮尔斯教授敏锐地发现这是一个刷脸的好机会,立即找相熟的媒体花钱登了一篇科普文章。

没办法,教授也要找钱的,没钱怎么研究?

没人关注怎么来钱?

“脑机接口技术,或者称脑波输入技术,或者称意念控制技术,都是同一个东西。”

“脑机接口技术起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刚开始时发展很快,到1990年左右,斯坦福的教授就已经可以做出非植入式的设备,每分钟可以识别5.6个字符,且完全不需要训练。”

“但是后来的二三十年一直没有什么进展,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是我们对人脑的认知是在太浅薄了。”

“脑机接口技术一般分成三个模块,脑电信号采集,脑电信号分析和控制输出。”

“其中第一个部分,脑电信号采集,随着这些年电子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精确度和速度早已达到1990年的上千倍,但是我们现在的最好成绩只是每分钟9个字符,正确率不足92%。”

“原因依然是我们对人脑的认知是在太浅薄了,其中第二部分脑电信号分析成为脑机接口技术的最大瓶颈。”

“简单的来说,我们在研究这个课题时遇到了下面几个主要问题:”

“对相同事件,不同的人的脑电信号不同。”

“对相同事件,相同的人在不同环境下的脑电信号也不同。”

“对相同事件,相同的人在相同环境下反复做,脑电信号会不断减弱。”

“另外还有很多问题,比如脑电信号有杂音,人在做一件事时随时闪现出其他的想法,如何从中找出想要的信息?比如通用性问题,如何统一地识别人脑对不同事件的不同脑电信号?”

......

“总之,江先生是刚从我校毕业的天才,他在学校时我还给他授过电子相关的课程,我很佩服他的成就。但是很遗憾的是,他这次选错了目标。”

皮尔斯教授发表文章之后,经过有心人的故意传播,网友的热情再次低沉了很多,很快就有记者采访他:

“脑机接口技术真的这么难?”

皮尔斯从事这个冷门研究领域这么多年,可从来没有记者采访过他,很是有点兴奋过度,他信誓旦旦地道:

“是的,通过二十多年的研究,我确认信号采集部分已经不再构成瓶颈,一切的问题都卡在脑电信号分析上。如果他能提高1倍分析速度,就说明江先生对人脑认识有了全新的认知,诺贝尔医学奖必然是他的囊中之物,我到时也将投出我的一票!”

诺贝尔奖!

记者迅速抓住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心中激动,表面上仍笑吟吟地诱导着这个不理智的教授:

“如果江先生能把这项技术成功推向消费级市场呢?”

皮尔斯哈哈大笑:

“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江先生能在短时间内把脑机接口技术做到可以投入实用的程度,那我只能认为,他要么是从51区跑出来的外星人,要么是上帝遗落在人间私生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