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Redlip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虽说只是些人贩子,还算不得有多大本事,但大家都知道,人贩子这行业它不需要人家武功多高,人多就行了,且这些人大多还是有靠山的,虽说这人贩子不过有些三脚猫的功夫,不足为据,一个两个还好打发,但这一次百来个人,加上这些人身后的大势力,要请来十多二十个高手倒也不在话下,她竟也能次次脱险,倒真是让人刮目相看的。

这些本是陈年旧事,况且在江湖中也不算多大个事,按理也没人会注意,不过自她成名以来,这些事也便成了江湖游客的饭后谈资。说她仅十二便有如此武功,实是长江后浪拍前浪,将他们这些人都拍死在了沙滩上。

要说她的成名一战,当属凌云山一役。

说起这凌云山,倒又得多唠叨两句了。凌云山隶属沂州,因山上景致幽美,又坐落着好几座传闻颇灵的寺庙,一直吸引着许多人前往。沂州的知府祖上本是行商起家,也是挺有经商头脑的人,这位知府在位十多个年头,别的什么贡献倒没有,唯独有一件事,是值得称道的。

便是将这凌云山开发成旅游景区。

知府为使当地居民富裕起来,将凌云山保护起来后,盘算着让当地居民在山上盖屋卖些小东西,想着游人众多,上山后渴了饿了都是商机。本来此地发展的很好,鼎盛时期便有人相隔万里也要来耍上一耍的。

但如实说来,这件事既使他被后人称颂却也使他被后人谩骂。

朝廷每年按各州需求拨出银子,当年知府想着开发凌云山一事自己势必要做,又担心朝廷里有人反对,交上奏章不过两三日,但这许多过程走下来,没有个几年还真是办不了,便私下拿库房里的存银垫上了。却哪知这沂州一向风调雨顺,却偏偏在他准备上禀朝廷这一年发了大旱灾。

提起这场天灾,直到现在还有人唏嘘不已。

史书上记载道:“仁和二十七年,沂州大旱三年,一年民食死畜,尚有少米,二年民食薯类,皆无粒米,三年荤素皆无,唯食黄土。”

史书上记载不过寥寥几笔,却不能道尽那时人们的绝望。事情发生后不久,知府感到愧对父老乡亲,将自己家财拿出,自缢在卧房内,待第二日下人找来,才看到他的尸身。此事倒也引得世人叹息,感到他虽着实有些过错,却又实在是为了百姓殚精竭虑,还是得叹他一句父母官。

但他走得却也轻松,百姓倒实实在在的只有受苦的份了。因库房再也拿不出银子了,本可以控制的灾情却没再也没办法控制了,也因为知府的死,衙门里没有管事的,都乱了套,衙役捕头都逃上凌云山做了土匪,难民中有些身强力壮的青年也跟着应声而起,一时间闹得更让人头疼。

朝中官员本就是报喜不报忧的,起初看着灾情倒是不严重,便一直上报说国泰民安,待此事传到仁和皇帝耳中,却也是过了快一年了。

彼时百姓已将家中残存的没被抢去的食物吃了个干净。有些牲畜因为腐烂发臭而没被土匪抢走,他们都小心的保存下来,慢慢食用。尽管省着省着,但终究有吃完的一天,到此时死的人已不计其数,饿死的有,也有吃了死牲畜的肉病死的,甚至还有受不了自杀死的。

也有人想着到别的州县去避一避,但各地官员恐他们身带疫毒,便紧闭城门,不许他们进城,这些人没办法,只好守在城门外,有好心的百姓偷偷送吃的给他们,最后也保得一小批人,大部分人还是死在了城门外。

傅烟沉来的时候是旱灾的第三年。

这一年正是史书上记载的灾情的最后一年。

这一年距她初入江湖快两年的时间,再过些时日,她便十四岁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