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三章  徐小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赫御史逃过一劫,官位自然是丢了的。皇帝勃然大怒,将他竖立为“心怀前明,陷皇上于不义”的典型,本打算灭了他三族的,在廖侠等人的苦苦相劝下,皇帝才勉为其难的改判为抄家流放。

同时,礼部忙了起来。范承谟负责向天下人宣告,添油加醋的表明缅甸是如何如何的不尊敬大清,对前明是如何的怀念,又说缅甸在云南边境挑起多个争端,平西王的征讨,根本就是合情合理合法,是为了捍卫大清的疆土,是为了捍卫国家的尊严!

苦逼的范承谟硬着头皮将一个不正义的侵略战争美化成了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违法行为的严正谴责,又编写了一篇篇的故事。故事中,缅甸王莽白成了个彻头彻尾的暴君,他纵容手下的士兵,在云南边境大肆掠夺,无恶不作,平西王吴三桂上奏了皇帝,爱民如子的皇帝震怒,决定让平西王安定云南边界,并擒拿罪魁祸首莽白。

原本人人喊打的奸臣一下子变成了捍卫国家主权的功臣,这中间的转变实在太大了,让人反应不过来。此时,福临打出了第二拳。

明珠声情并茂的写了一封折子,大肆赞颂了当年为清军一统天下的将领们,强调了没有这些人,就不会有如今强盛富庶的大清。因此,他希望皇上能为这些仁人义士们修建祠堂,表示嘉奖。

皇帝很明显的被这个折子打动了,同时表明,摄政王也是这些立了大功的人之一,现在他生病了,就不单单要精心治疗,还要用另外的方式为他祈福。接着,福临下了一道旨意,决定大赦天下。

众人都傻了。皇帝一抽风,谁都挡不住啊。大赦天下这种事,岂是这么轻易的可以做的?可又愣是没有人敢反对,他们可算是看清了,这个皇帝会扣大帽子,不管什么事都能被拉到上纲上线,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担当的。而且,赫御史的前车之鉴还在那里摆着呢。他们用脑袋发誓,如果赫御史单单只讲吴三桂的事,顶多只会降级,偏偏他多事的涉及到了摄政王,一下子就被发到宁古塔去了。大家对京城的生活还是非常满意的,没有谁想要去尝尝宁古塔的风霜。

与此同时,朝鲜的使臣也傻了。

光明正大沿用前明历法的,他们也榜上有名。朝鲜一直是个典型的墙头草,哪里强盛就往哪里倒,而多尔衮当政的时候,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朝鲜异常客气,反而惯坏了他们,让他们自我感觉良好,觉得离开了他们,清朝就神马都不是。

结果,福临的当头棒喝真把他们吓到了。缅甸被打,他们当然知道,还挺高兴的——缅甸的商品可是借由大清运到了朝鲜的,价格还不高。同时,他们也对大清发达的火器表示心满意足:朝鲜是大清的从属国,只要有难,大清就一定会伸手,所以这火器也就相当于是为朝鲜准备的嘛,反正一切都是他们的!

吴三桂高歌猛进,朝鲜幸灾乐祸,却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这个祸事有可能会降到自己头上。朝鲜使臣连忙修书回国,表示赶紧印刷新的历法,改成大清历,然后顺便将所有的大明历销毁,不然会挨打的!

当时朝鲜的皇帝是显宗李棩,此人继承了朝鲜的美好传统:爱yy,却胆小,之前也在大清做过质子,因此也爱汉文化,并尊崇儒学。

李棩是个有野心的皇帝,并借鉴了中国的活字印刷,自己回国后吩咐人将活字印刷的活字用铜刻出来,并得意洋洋的宣布他们发明了印刷术,是个重视科技发展的好皇帝。接到使臣的书信后,李皇帝很高兴,他的活字印刷终于可以大放异彩了,可以大规模印刷了耶!他兴高采烈的吩咐下去,全面改用清历,明历统统销毁。

朝鲜发生的事情福临并不知道,他一心扑到了病重的多尔衮身上。他也管不了许多,民间的偏方也用了,甚至亲自试药,多尔衮的病情却总是不见好,顺治二十二年元月里,就只能躺在床上,行动都要人伺候了。

当年叱咤天下的摄政王,当年能轻易的将他顶在肩膀上的叔父,当年骁勇善战的多尔衮,居然变成了这副病体支离的模样,福临只要见到他,就会从心底里涌出一股浓浓的不舍和恐惧。每一个早晨,他第一件事就是去探望多尔衮,为叔父能够多看到一天的日出而庆幸;每一个夜晚,他做的最后一件事也是去探望多尔衮,为叔父能够多活一天而高兴。就连布木布泰的重心都放在了多尔衮身上,只有仁娜和华孟安发现,皇帝的情绪越来越不对劲:因为伺候不周而被杖毙的宫女太监都超过了十个,而皇帝的除了和摄政王在一起之外,越发的没有了笑容,若是摄政王真的有个三长两短,他们害怕皇帝会做出些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来。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摄政王殿下盒饭。www,.话说,这份盒饭我已经拖了好久好久,再不发会变质的,顶锅盖抱头逃窜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