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八章 回乡琐事(下)  虾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行!”柳氏一口答应。

欧阳叹口气,商量都不商量就答应,就可以知道王保福在这家里的地位。其实这事已经很普遍了。不仅是这时候,就是9o年代末的农村,仍旧是这样。一个女孩子早上五六点就要起床煮饭,不起就会被骂懒。而男孩子则是母亲帮忙穿衣服,父亲负责背上学。记得2ooo年一个调查,农村男性学历比女性学历要高出两个年级。为什么女性会被歧视,第一个原因是劳动力,第二个原因是‘嫁,字。女性体力本不如男性,再加上小脚一说,基本没有什么劳动能力。而嫁出去的女儿如同泼出去的水,现在养的都是别人的媳妇,而儿子则是养老送终的。别人的事没办法,毕竟这是观念。但自己的妹妹不能看着让她受委屈。既然留在这不合适,那就带走。阳平在大宋这重男轻女的风气还是比较轻点。要么说重男轻女是和经济达于否成正比。在越穷的地方,一个女孩出嫁的聘金就越高,名曰买老婆。一次性买断。而富裕家庭则是关心女孩将来在婆家过得好不好,会不会受委屈问题。别说聘礼,可能姑爷需要买房时候还会慷慨解囊。

而古代通奸惩罚更是说明重男轻女,女的要浸猪笼,男的却只有点小麻烦。把错误的责任全加到女人头上,本来就是不公平。即使是赵玉当了皇帝,女性地位却没有多少的提高。但这时候女性也算是庆幸,这朱熹出来后,女性仅剩的一点地位也被剥光。欧阳又想起了这人,有灭他九族的打算,只要自己挂之前他敢露名。

柳氏本想留饭,但欧阳看王保福在家待遇,心情不是很好,也没给柳氏面子,招呼一声,过些时间回阳平会捎上王保福,就离开了。让欧阳真正生气不是王保福家里地位,而是连柳氏身为女人的人,都有很严重的重男轻女的情节,这才是他无法理解的。什么女人同情女人,根本就是扯淡。

县里又耽搁了几天,欧阳看了几处的采茶场。阳平出产就是不一样,面积大,管理规范。每亩之间都有隔离,避免虫害传染。还有精品区,专人管理,卖大价钱的。按照协议,此地茶叶粗加工后可以送到扬州再加工,也可以把生茶卖给东南商会进行处理。欧阳觉着现在什么场子都不具备从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能力,技术管理都跟不上,也赞成这么专营的办法。但要求批要有竞争,避免垄断而导致的价格压低。

回到欧家庄,那就郑重了。伯父请出祖宗牌匾让欧阳跪拜后才进村。村口就是大功亭,显然没有丝毫克扣,几千贯钱把亭子建的非常阔气。石料、木料、雕刻全是上等货。

进了村,第一件事去祠堂上香,伯父歌颂了祖宗有灵什么的,还说本庄乃是大宋名将之后,说欧阳没有丢人。说到激动处,唏嘘不已。

这么玩了欧阳一整天后,终于是进入正题。欧阳先看望了伯母,没有想象那么恶劣,让人扶着还能行走,听说是赵玉送来太医的药,服了后才有气色。

欧阳马上吩咐人,回去后找几个退休的太医来看病。

接着是粱红玉的事,伯父早听自己儿子说过,心里还是不满意的。他觉着欧阳前程似锦,又是状元,又有大功朝廷,长的又一表人才,怎么也得和高官联姻。而梁红玉在乐营呆过,又是小妾名分,要转正他是不愿意的。不过伯父小时候对欧阳虽然严厉,但也是宠爱有加,再者欧阳也这么大了,见多识广。伯父也知道要替欧阳做这个主,已经是不可能了。要么说翅膀硬了。最后看粱红玉几日下来表现着实不错,也就勉强答应了下来,好歹也算是将领之后,而且还救过诀阳。

本来是要下媒书,而且还要请梁红玉的母亲到场。但……如同高中考本科和专升本一般,还是有一定够区别。不过媒书还是得有的,有个明媒正取的名份,而后在祠堂拜过祖宗,梁红玉就上了族谱,名正言顺成为欧家夫人,当然这族谱上不是写粱红玉,而是写梁氏。欧阳还得报案到吏部,里面还是写xx地方梁氏。

一切安定后,伯父就找欧阳说话,主要议题也是担心欧阳太能干,他举的例子就是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伯父道:“祖训有云,欧家人不得掌兵。你这次虽然是监军文职,但却大包大揽。宋来对官员甚好,只要不掌兵,一般都不会有杀身之祸。一朝天子一朝臣,忠君不仅是爱君,更是爱自己。只要你忠君,即使有天大过错,都可全身而退。你明白吗?”

“侄儿明白。”

“明白就好。我们先祖临终前曰:宋朝乃是赵家天下,不是李家也不是王家。近百年来赵家人处处有王。当今皇上几年前之所为,为什么没有什么阻挠?不是因为花石纲,也不是因为太上皇无道,而是因为她姓赵。”伯父道:“你所为我都清楚,但你却是错了。忠赵等同忠国。忠国未必就是忠赵。”

“伯父教导的是。”欧阳苦笑,自己怎么一路被上政治课。

“你别不以为然,据我看,这朝中下个倒霉的不是你,也不会蔡京,也不会是劳苦功高的将军,而是童贯。异姓封王,又是前君的王,手握重兵,把持军需,又非恩科出身,朝内树敌颇多。先前可能不敢动,但当今皇上武功新成,正是意气奋之时,自然要把兵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又有秦凤路这支虎狼之师,童贯要是聪明,就该立即请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